小提琴是由许多零件构成,我概略分成固定式和活动式零件,活动式零件有弦轴、弦、微调、拉弦板(包含牛筋)、腮托以及琴桥等。买琴的时候这些都已安装好了,只要调好音基本上都能拉,最常见的零件更换是换更好的弦或是把微调加装到4颗,比较少见的是换腮托,更少见的是换拉弦板及弦轴,而换这些零件基本上都不难,至少购买的店家应该都会,若不会表示这家店根本没有基本知识,连称之为不专业都不够格。
然而在所有零件中我认为最应该重视的是琴桥,因为琴桥直接影响音色,关系到右手的运弓和左手的按指。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其它零件不重要,其实都重要,只是其他零件若是不理想的话只要换更好的或适合的样式就OK了很好解决,例如由便宜的弦换成好一点的弦,马上就可以感觉出音色变好,又如夹琴不舒服,若是应该换另一种样式的腮托,那换掉就好了,也马上可以感觉到舒服一点。但是琴桥不一样,它不是换的问题,而是修的问题。
就是因为重要所以我会花多一点的篇幅来说明
首先讲基本原则,琴桥越高或越薄音色就会越亮(或尖锐),反之越温暖(或闷)。若对琴桥有兴趣可参阅相关书籍(如洪启忠着,小提琴乐器及其调整法,学兴出版社出版),会有更详尽更专业的说明,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我只讲和拉琴有关的部分,这一点很少有人说。
首先讲琴桥的幅度,一般的说法是先订出G.E弦的高度,然后以此两点的高度为基准再削出与指板幅度相同的幅度。我认为这是原则性的说法,我不反对,毕竟要说出是什么样的幅度是很难的事,但在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各国各地各家厂商各个制琴师怎么可能削出同样幅度的指板来,还好虽然幅度不同但差别不大,所以我说这是原则性的说法值得参考。严格说,琴桥的幅度没有一定的标准,阿弥陀佛,还好没有一定的标准(我很不喜欢人家说小提琴的尺寸是…,似乎是说全世界4/4的琴都是一样大小,当然不会都一样,若是这样提琴就太乏味了)。
当然若是没有依循的原则的话又会太放,也不好,所以我不反对这种原则性的说法。我个人就是依此原则,再加上多年拉琴及修桥的经验,磨出我的幅度,再来和指板的幅度做比较。
左边的小图是指板的幅度,右边的小图是我的琴桥幅度,我们很容易发现这2个幅度不一样。
一般附在琴上的桥,通常大家买了之后就直接使用没有在意
而我觉得幅度不够好,因此会加以修整
我说过我不喜欢唯一的标准,上图也只是我的个人喜好,仅提供出来参考而已,不是标准,我不做这种蠢事的。
我使用的当然是全琴,是否不管任何尺寸的琴都依此幅度呢,当然不是。
当一个学生开始学琴时,运弓还非常的不稳,经常会碰到其他弦,发出杂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时我会将琴桥的幅度磨的大一点,中央最高点比正常的高度还高出大约0.5mm左右,这样一来琴桥的幅度大,学生就容易拉奏,因为容易拉奏所以觉得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学习容易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教琴失败率很低,这或许是原因之一吧(哈哈,一不小心又把一个秘诀公诸于世了)。
当然这只是过渡期,就像是学生使用1/4,2/4,3/4的琴意思一样,等到学生学完乐易教材第3册或是拉完筱崎第一册之后,此时我开始让学生拉正式音阶,因为终止式有双音,不宜再使用大幅度的琴桥,而此时学生大概也学了一年左右,运弓已有一定的程度,或许也该换琴,综合所有因素我认为是换回使用正常幅度琴桥的时机,所以我帮学生换回正常的桥,我发现学生并没有调节不良的情况,所以我认为这是可以提供出来让其他人参考的经验。
爱乐芬·杭州
起源于台北爱乐芬
致力于音乐教育
教学系统研究
全方位的音乐产业
1.音乐教育:
推广正确的乐器学习及使用方法;师资阵容强大;录制小提琴、长笛、钢琴及幼儿音乐示范教学视频;编著、出版《乐易小提琴教程》、幼儿入门音乐教材《彩色音符》;开发「爱乐芬教学系统」,针对各个年龄层、各种不同的需求定制专属课程。
2.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S&L乐器定制(提琴,钢琴,长笛,萨克斯风,乐器配件)。
3.提琴租赁:
提供提琴租赁服务,让更多更好的提琴,经过专业的检测维修,提供给更多学员再次使用,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设有小提琴,古典钢琴,流行钢琴,长笛,萨克斯风,英国皇家考级等精品课程。
爱乐芬,开启你的音乐梦想新视野!!!